close



台灣二代健保上路後,除了現行一般保費工會健保,還多了補充保費。由於補充保費課征,不同“身份”差很大,恐出職業工會現“相同年收入,保費負擔卻不同”的不公平現像,民間團體痛批是“趴代”(意指“頭腦壞掉”)健保。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補充保費采就源扣繳,不只企業增添繁雜手續,新制可謂“漏洞百出、荒腔走板”,各種不同類別之投保對像,因不同投保身份與所得來源,有人要繳補充保費,有人卻不必。

  她還以醫師為例,任職於的醫師和開業醫師,同出席一場演講拿到2000元(新台幣,下同)演講費,前者要先扣40元補充保費,開業醫師一毛錢都不必繳。

  而公務人員、受雇者及像退休人員這類以第六類身份加保的人,不管是演講(出)費、鐘點費等,只要超過課征門檻,一律要交補充保費;加入職業工會藝人,或公所健保成立工作室的藝人、名嘴等,管它拿到多少錢,完全不必扣保費。

  而租金收入,租給行號的人須繳納補充保費,租給個人卻不必。參加職業工會的勞工,兼職所得不必繳補充保費,但其他受雇者、農漁民,甚至是失業者和退休者,只要單筆兼差收入逾2000元,都要扣補充保費。

  不只如此,滕西華說,補充保費以單筆金額1000萬元為上限,同樣是高所得,保費負擔卻可能不同。例如,楊董有一筆股息5000萬元,應繳補充保費20萬元;但某歌壇天王四場尾牙演出,每場500萬元,並接拍廣告三支,每支酬勞1000萬元,總收入同樣是5000萬元,卻要繳補充保費100萬元,足足差了80萬元。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指出,未來辛苦打工或兼職的人,卻要多繳補充保費,明顯不合理。專家擔心,未來可能有不少加入職業工會,規避兼職的補充保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16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