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當前搞學術做研究,有SCI英文論文和SSCI論文是一種時尚。吹捧者說,這是做研究的國際風範;反對者說,國際化越高離解決中國問題就越遠。自己對兩種說法有包容性,認為這是發展階段的表現。有思想寫不來規範性論文是粗糙的出挑,沒有創新去寫SCI論文是精致的平庸。做學問要能夠寫出有高引用率的規範性論文,努力走向精致的創新。這是我做研究一路走過來的真實體驗。

開始給英文雜志寫學術論文,就自己而言,是1994年—1995年到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訪問學習。出國做高級訪問學者,本來沒有什麼硬任務,出了國才發現國內發論文與國際發論文在學術規範上的差距不是一點點。於是向合作導師提出要寫一篇可以在國外雜志上發表的英文論文。於是開始在計算機上利用當時不算發達的學術網絡找資料,按照規範要求寫論文、做注解、收集研讀確實參考過了的文獻。論文寫成後先是在業內一個國際會議上作報告,然後經過同行匿名評審,幾經修改於1999年在業內有高認知度的國際雜志發表,有了自己的第一篇SSCI論文。現在想來,做學者沒有發表過SCI和SSCI論文,真不好說已經有了非常嚴格的學術規範,也不好說閃光的思想是有嚴格論證的。回過頭去看那篇長達36頁,光注解和參考文獻論文翻譯就有8頁的英文論文,想想確實是值得。

論文修改 從那以後,自己對寫研究論文有了穩定的追求。要麼不發論文,要發就發學術規範和思想創新兼有的論文;也逐中翻英翻譯漸有了某種超突,做研究國內國外兩邊都重要,但是不能夠產生有規範支撐、有他人引用的論文就談不上重要。欣慰的是,從澳大利亞回來後專心致志研究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按照新的要求寫論文,得到了有益回報。

  基於個人體驗,現在一直對年輕老師“胡謅”一個博士畢業後搞研究發論文的三段論,即開始是拼論文數量,然後是求刊物檔次,最後要走向不惑—發表有影響有引用率的論文。正常情況下博士畢業英文潤稿的年齡是27歲,一般在40歲以前的日子裡,發表論文追求數量追求等級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須的。因為做研究搞論文,也和許多行業一樣,都有一個學習曲線,搞研究的學習曲線時間可能會更長些。但是在40歲左右當上教授副教授以後,仍然滿足於論文數量,而不是少而精地追求發表有影響的論文,就沒有長進了。

  因此,就中國學術界整體發展而言,當前追求SCI和SSCI是可以理解的,未來超越SCI和SSCI也是必須的。過去很長一段時期,中國學者滿足於在國內雜志發論文,有點自娛自樂的味道。強調發表SCI和SSCI論文,緣起於1980年代末南京大學對理工科的要求,進入21世紀成為國家主管部門衡量研究成果的普遍指標。經過短短10多年發展,目前中國學者發表SCI和SSCI論文的數量已經名列世界前茅。例如,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發現,我國內地學者在40種管理類頂級國際期刊發表的主要作者論文,已經從2001年的4篇增長到2012年的95篇,在亞洲地區處於領先地位。現在的問題是,相當多的論文沒有引用率,甚至有人說看中國人的論文沒味道。因此,未來發展肯定需要從精致的平庸走向精致的創新,生產對國際學術界有高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實現中國學術發展的升級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16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