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機-期望管理

  據說,繪畫大師馬蒂斯能在畫布上呈現任何色彩,卻無須用那種色彩的顏料,他靠的是——控制周圍的色彩。

  同樣,一個老練的政治家,不一定要拿出具體成果才能贏得掌聲,他靠的是——控制周圍的人的心理期望。

  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就很明白領導不僅要拿出成果,還要掌握外界的期望這個道理,若形勢不妙,寧可少作承諾。他的格言是:“承諾要力求保守,成果可超乎預期。”在其所著《領導力》一書的第7章,他舉了很多例子說明。

  朱利安尼在2001年提出紐約未來5年的預算時,將收入估計得十分保守。事後他解釋道:“難道我真以為市府的收入將逐年減少?當然不是!我的策略就是低估預期收入,迫使各級官員節省開支,並理直氣壯地刪減不必要開支。”

  他說,如果對外界的期望沒控制好,哪怕是你原本有所成就,也可能馬上反過來變成敗績。他舉例說,紐約教務司司長RudyCrew把問題看得太輕鬆,上任之初對外保證說將令學生閱讀成績改善5%-10%,最後只有3.6%。明明是有所進步、可喜可賀,媒體卻沒放過他當初的承諾。他因成績低於預期,慘遭“修理”。

  期望管理在商業上有更廣泛的應用。

  我手頭有本十分有趣的書,羅伯特·萊文(RobertLevine)所著的《說服的力量》(ThePower ofPersuasion:HowWe'reboughtandsold)。此書有一節叫做《黑的如何才能變成白的》,教的就是利用對比差異、期望管理、“印象即現實”等技巧,令人不知不覺間把你要推銷的貨物照單全收。

  舉個例子,書中提到一種以諾曼·梅勒命名的“梅勒技巧”,指的是某些人一開始便著力描述自己的缺點,令對方折服于其誠實和自知之明,在此之後便很容易忘卻和包容他這些缺點了:

  如果有人告訴你:“你絕對不會相信這件事!”他可能是要減少你對他接著所說的事的懷疑;

  如果有人走過來向你說:“這件事聽起來很蠢!”他可能是要為緊接著說的自己所幹的蠢事先找一個臺階;

  如果新相識的男朋友一開始便著力數出自己的缺點,例如說自己如何自我中心、粗心大意、不解溫柔,你可能反而會因為他的自知之明和誠實而產生好感,忘記了他是如何自我中心、粗心大意以及不解溫柔。

或許大家都有類似經驗:有一天你到電器店買咖啡機,售貨員為你挑出3種型號,標價分別是199元、299元、 499元,而199元那台還有9折!這位售貨員不厭其煩地向你解釋3款機器的差別,例如兩款較貴的可以多煮一些咖啡,讓更多的人喝,卻不忘補上一句,其實多煮一次咖啡,也不過是多花幾分鐘。

  等你消化了這些資訊之後,他總結說,其實到這裡來的顧客,買的幾乎都是199元的那款,299元的也有少數人買,至於499元的,他在這裡工作兩年,從來沒見人買過。

  結果,你的購買決定也順理成章、顯而易見。

  不過,當你心滿意足地捧著那台199元、“物美價廉”的咖啡機回家時,不知道你是否冷靜想過,為什麼一家寸土寸金的店裡,一台兩年來沒人買過、幾乎沾上灰塵的咖啡機,還會放在那裡占著地方?

  相信大家不難想到答案,那台499元的咖啡機的真正價值,並不是499元,而是無數個199元,能否賣出根本無關宏旨。

  大家年輕時一定玩過一些視覺測驗遊戲,在背景的襯托下,直線看起來像曲線,美女成了老婦,長變成了短……

  大多數畫家學過一種聽起來頗為荒謬的技巧,就是如何運用“錯誤”的顏色讓某種顏色看起來比較“正確”。例如,在深色背景下,必須把物體畫得比真的色調更深,顏色看起來才比較逼真;把濃烈的藍色放在紅色背景前就會看到紅色變成橙色;黑色畫框能令灰色調的畫變得明亮等等。

  還有一個行銷上的有趣案例。美國一家通信公司,打算調高訂戶收費,於是寄發了以下通知:

  “親愛的訂戶:你們收到好消息而非帳單的機會肯定不多,但我們現在就要通知您一個好消息。如果您最近聽到過以下傳言,說本公司每月基本收費將調高10元以上,您可以放心了:這種情況絕不會發生!我們要向您告知的好消息是……每月基本收費只是漲了兩塊錢。”聽上去,公司沒有多收你兩塊錢,而是幫你省了8塊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16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