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外貿企業顯露積極跡象
對外貿易——這個中國經濟增長多年來的重要引擎,在過去近一年中成為最薄弱的環節,嚴重地拖了經濟復甦的後腿。現在,揚眉吐氣的時候又快到了嗎?

《財經》記者分赴珠三角、長三角、山東半島等主要出口地區調查採訪,試圖作出回答。相關報導刊登在8月31日出版的《財經》雜誌上。

調查發現,山東省出口最多的縣級市膠州的出口今年1月至7月同比下降18.5%,低於全國22%的降幅,與山東省的降幅基本持平;青島市1月至7月的出口降幅為9.6%,表現遠好於全國平均水準,但依然籠罩在一派不景氣當中。

在浙江,商務廳6月底進行的重點聯繫進出口企業調查顯示,目前在手出口訂單金額比去年同期下降的企業佔63.6%、持平的佔18.5%、增長的僅為17.8%,與5月的調查結果相比,情況有所好轉,但訂單狀況仍在低位元徘徊。
寧波賽豹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建青則表示,現在低檔低價的單子佔多數,而且現在急單很多。以前下單和交貨當中基本上有兩三個月,現在的單子都是20天左右要交貨。

在微觀層面,不少中小企業正在主動進行調整,尋找出路,有的嘗試著開拓新的出口市場,有的開始開拓國內市場,但一些負責人表示,“內貿和外貿是兩套操作體系,開拓內銷市場,對很多企業只是權宜之計,一旦出口恢復,重心還會在出口上。”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的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告訴《財經》記者,全球經濟受金融危機影響很大,還未完全逆轉。未來中國出口仍會保持一定幅度負增長,但比上半年會有一些改善,改善的程度依賴於全球經濟的恢復程度。

即便在近期傳出“民工荒”的廣東東莞,台商投資企業協會總會副秘書長溫智謀也不認為出口出現了實質性好轉,“只能說是止跌,並不能說好轉”,現在的訂單只是季節性的,而且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很穩定。溫智謀提供了一組資料:目前在台商投資企業協會註冊的企業有3100多家,2008年約有600家至700家台商企業沒有繳納會費,這表明企業已經停止經營了。

一位元不願透露姓名的東莞官員根據入村調研的情況估算,春節期間東莞約有200萬至300萬農民工流失。如此看來,目前所謂的“民工荒”不過是由農民工返鄉造成的,與前些年的“民工荒”不可同日而語。

《財經》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服裝、鞋類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訂單恢復較快,機電類商品則相對較差。企業的訂單性質和接單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有業者稱,目前的訂單多是客戶根據銷售情況追加的訂單,都是指定顏色和款式,數量在幾百個至幾千個之間,遠遠低於以往動輒上萬個的新款訂單。

寧波尼可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成勇告訴《財經》記者,現在客戶都是分批下單,以前一訂就是五個貨櫃,現在則一個一個地下單,訂單的金額下降了,但是簽單的頻率高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k16goo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